“AI+OMO课堂实验校”启动研讨会圆满举办
2021年3月30日9点整,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国际课堂分析实验室主办,北京翼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AI+OMO课堂实验学校·第一次启动研讨会”于华东师范大学办公楼礼堂顺利举办。
出席此次启动仪式的嘉宾包括国家教育督学张民生主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副所长陈霜叶、系主任周文叶、所长助理王涛、国际课堂分析实验室执行主任杨晓哲、副主任石雨晨、北京翼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军波先生等以及28所中小学的校长及教师代表。会议由课程系王涛主持。
主持人王涛发言图
会议伊始,课程所所长崔允漷教授发表致辞。崔所长代表课程所全体老师向与会嘉宾以及实验校的老师们表示问候。他强调,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与学生共同面临新挑战。智能时代不是让“人的智能”变成“人工智能”,而是要让人变成“操控人工智能”的人。课程是学校育人的专业标志,智能时代课程形态的变化是从“面向每个人”发展为“适合每个人”。
崔所长发言图
接下来杨晓哲副教授针对“AI+OMO课堂实验学校”项目本身,从项目缘由和意义、愿景和展望、如何进行规划与设计展开了介绍。杨教授指出,此次项目旨在通过人工智能与线上线下融合的时代契机,与实验校共同致力于人工智能赋能下的融合教育发展的共同体建设。项目将持续3年时间,共同推进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杨晓哲副教授发言图
随后北京翼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明权先生发表讲话。金明权先生回顾疫情期间的经历,从静(静下来深度思考地机会)、检(教育信息化接收了大阅兵)、悟(真正融合信息化地观念萌芽)三个角度表达了对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思考。他期待与国际课堂分析实验室的合作探索,能够让Classin平台帮助中小学课堂走向互动化、个性化、生成性教学。
金明权先生发言图
接着,会议进入签约仪式,由课程所周文叶副教授和翼欧教育科技公司总经理宋军波先生代表签约合作。
签约仪式图
签约结束后进入实验校交流环节。来自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长的邹贤梁校长为与会嘉宾分享了“学校的实践智慧”。基于行远小学近年“智慧美育”的规划与实践成果,包括三类成长课程、五维发展目标以及对应的两条路径、四种策略、六大举措等。
邹贤梁校长发言图
各实验校的自由分享与交流环节,各实验校代表围绕本校的信息化教学历史、实践经验、现实窘迫、未来规划以及对此项目的憧憬和决心等进行了精彩的交流和分享。其中不少学校针对信息化融合教学实践难题的“烂尾楼”现象,进行了真诚地分享与交流,并期待能够借助此次项目,与专家老师、兄弟校间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实验校交流发言图
发言完毕后,崔允漷教授、陈霜叶教授、周文叶教授、杨晓哲副教授和石雨晨副教授分别作为颁奖嘉宾向各个实验学校颁发启动证书。颁奖完毕,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期刊事业部的赵满树副主任进行分享。期待大家参与建设,并向《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期刊积极投稿。
人教赵满树副主任发言图
接着,国家教育督学张民生主任进一步做出引领性指导。张民生主任指出各实验校应该要在摒弃先学习再应用的思想,而是应该要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新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从可教可学,到可测可评,线上线下从混合到融合,需要更大效益的达成,建设学习、研究、实践、创新的共同体。
国家教育督学张民生主任发言图
最后课程所陈霜叶教授从好奇、意义和希望这三个关键词出发,呼吁在场的学者与老师,培养学生对探究的好奇心,思考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并更多的关注符合中国特色的课堂。并良好地利用技术,更加质朴地建立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连接,直面学生的向善好学之愿与传递老师的传道授惑之愿。
陈霜叶教授发言图
至此,大会圆满结束。